高精地圖行業“諸侯混戰”,初創公司出路在哪?
從四維圖新在2001年之一家拿到測繪資質至今,國內有22家企業拿到了高精地圖測繪資質。這些獲得資質的企業里面,不只有傳統圖商,也有主機廠和科技公司,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初創型企業,如Momenta、寬凳、晶眾等,最新入局的還有華為、順豐和京東物流等。這一賽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戰,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玩法。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這一賽道里,有些巨頭已經實現了量產和商業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維圖新;有些積累了大量數據,形成了堅固的護城河。巨頭們有人、有錢、有資源,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留給初創公司的機會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頭環繞下,初創公司應該如何突圍呢?
傳統圖商、科技巨頭各自占山為王
2011-2014年,互聯網巨頭開始進入電子導航地圖市場。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圖手機版,2013年收購圖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購高德;僅1個月后,騰訊以11.7億入股四維圖新,并在同年收購科菱航睿。
在圖商頻繁被收購的2014年,伴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出現的高精地圖開始萌發,科技公司、傳統圖商紛紛入局高精地圖,不斷提升相關產品和服務,擴大“朋友圈”。
高德是國內首家實現高精地圖商業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圖宣布以“成本價”向合作伙伴提供標準化高精地圖,平均每輛車年費不超過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圖UGC體系及自動化數據生產模型,同時基于阿里生態的物流配送、車路協同、城市大腦等業務實現高精地圖的數據更新。
圖片來源:高德地圖
四維圖新在2019年初與寶馬中國簽署自動駕駛地圖及相關服務許可協議,將為寶馬L3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地圖產品及服務,這是國內首個用于L3+自動駕駛系統的高精地圖量產訂單,也意味著四維圖新高精地圖已經開始走向量產。四維圖新自主研發了專業采集車,已掌握數據采集、制圖、眾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動駕駛地圖完整解決方案。同時,四維圖新還自主研發了FastMap生產平臺,應用圖像識別、數據挖掘等技術推進地圖數據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與數家車企簽署高精地圖的商業化定制項目,包括北汽、現代、長城、比亞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圖自動化程度已超90%,算法識別率達98%以上。百度的優勢在于自主研發了一套完備的高精地圖產品 *** 、生產、發布以及更新流程。基于Apollo開放平臺,百度擁有高精度地圖軟硬件設備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車輛和軟件計算平臺方面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
據騰訊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積累了超百萬公里的道路測試數據,超500萬的各類標注樣本數據,已經完成了全國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圖數據生產。相比于阿里高德,騰訊自有完整的自動駕駛方案,這使得其高精地圖可實時快速地在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及仿真系統上及時檢測高精度的精準性及誤差問題。
圖片來源:四維圖新
初創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國內外一批高精地圖初創公司涌現。
相對于巨頭公司,初創公司面臨著成本、資源短缺的壓力,商業化速度也較慢。想要獲得突破,需要揚長避短,抓住巨頭無法切入的市場機會。
首先,不同于在導航地圖深耕多年的傳統圖商,因每輛地圖采集車高達數百萬,成本較高,所以初創公司多采用眾包模式,或和整車廠、出行服務商合作,類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路線,初創企業可建立自己的技術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圖的采集 *** 上,為了節省成本,Wayz.ai、寬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純視覺方案。相較于巨頭公司的激光雷達方案,純視覺方案以攝像頭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雖然攝像頭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達,但長期來看,利用眾包的方案,與物流車隊合作,視覺傳感器可以通過多次拍攝積累數據,整體精度的提升將可能會超過激光雷達。
另一方面,純視覺方案的更新頻率要比激光雷達方案的高。目前巨頭公司的地圖更新頻率是全國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純視覺方案的初創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鐘級別的實時更新,甚至在未來可以達到分鐘級別的更新頻率。
“地圖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一位高精地圖創業者向蓋世汽車表示。
雖然巨頭們有錢有資源,但是在與車廠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通過了解不難發現,巨頭們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有自己的高精地圖團隊,但是這會讓車廠們心生顧慮。
在更新地圖時,車身上的數據很重要,會幫助高精地圖實現升級。但是在與BAT合作時,車廠們并不是很愿意將數據分享出去,因為他們覺得“BAT是競爭對手?!?/p>
這也給了初創公司機會。車廠們往往實行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與高精地圖廠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資初創公司,掌握高精地圖技術。例如上汽在在國內外分別投資了中海庭、晶眾地圖、Civil?Maps、Deepmap等初創企業。
此外,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主機廠,都會面臨商業化問題。傳統圖商做高精地圖,其模式通常是與主機廠合作。但是初創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動駕駛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產自銷。
以四維圖新為例,其主要客戶是汽車廠商。也就是說只有在汽車被出售的時候,公司才能賣出產品。近兩年國內汽車行業低迷,需求端下降嚴重,也影響著其收益。
雖然四維圖新已經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動駕駛車輛的高精度地圖訂單,但該款車在2021年夏天才會上市,銷量無法預估。智能技術時代與導航地圖時代不同,涉及到生態系統安全,門檻更高,主機廠會更嚴苛。
但是在初創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僅是地圖技術的提供方,同時也是地圖的使用者。通過將自產的高精地圖應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對高精地圖的信息精度重新定義;同時依據下游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完善高精地圖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初創公司還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圖數據快速更新計算的深度學習和車規級計算芯片、設備、ECU上發展。同時提供實現多功能的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蛟S也是初創公司的重要發展方向。
蓋世小結: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到2025年,自動駕駛車輛會達到367萬臺的數量。高精地圖的需求量也會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而陡增,預計2025年國內高精地圖將近達到80億元,2026年將會出現快速增長,突破100億元。而目前通過測繪資質的只有22家,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雖然巨頭盤踞,但是也給初創公司留有空間,初創公司應該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加強合作,形成各自優勢,加速推進自身業務的商業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百度地圖下的長地萬方是什么意思
長地萬方是一家公司的名稱,意思是百度地圖是這個公司開發維護的。。。長地萬方公司是廣東瑞圖萬方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電子導航地圖專業 *** 公司,它是在原來的道道通地圖上進行深度開發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并涏生出多種電子地圖產品。。。百度地圖是其中之一,應該也是它的主要業務和拳頭產品,而百度是它的主要股東之一
高德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介被有測繪資質的公司收購:高德控股有限公司(AutoNavi Holdings Limited)成立于2006年6月2日被有測繪資質的公司收購,在開曼注冊成立。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北京。公司主要通過高德軟件有限公司(AutoNavi Software Co., Ltd.)和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MapABC Technology Co., Ltd.)以及它們的子公司從事經營活動被有測繪資質的公司收購,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被有測繪資質的公司收購,業務覆蓋車載導航、 *** 和企業應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三大核心領域。2002年8月被有測繪資質的公司收購,高德軟件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9月,高德與日本愛信AW、富士通天、富士通中國等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艾迪菲導航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ADF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2004年06月,高德獲得國家測繪局頒發的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全國之一家獲得該資質的民營企業。2006年10月,高德收購北京星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7月1日,高德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公司有員工2,727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29,749,000美元,凈利潤為38,377,000美元。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股票代碼為“AMAP”。
有 *** 測繪資質的不?
1、在《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的第31條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如果以涂改、倒賣、租借等方式來 *** 測繪資質,會導致一定處罰,停業整頓或降低資質等級。因此,企業不可以這樣直接進行測繪資質買賣,不但是違法行為,同時也不會得到社會認可。2、雖然國家規定不能 *** 測繪資質,但是可以將資質證書上的法人進行變更,這也意味著會面臨公司收購。因此,測繪資質證書不可和企業脫離開來,即便想 *** ,必須走正規途徑,在法律法規方面,稱為資質變更。
高德地圖更大的客戶
日活破1億,同樣是地圖高德為何如此優秀?
景辰本人不僅是路癡,到新城市之后還分不清方向,2014年初到北京,研究生宿舍窗戶是朝東的,但是景辰總是認為那是北,所以每天早晨太陽都是從北邊升起,時間長了,這倒也見怪不怪了。
更要命的是出門,北京的交通線路交錯縱橫,地鐵公交穿插分布,想要到一個新的目的地,需要問路多次才能到達,極大的增加了出行的時間成本。后來就在朋友的推薦下使用了高德地圖,從此便愛不釋手,每當出門都是先用高德地圖搜索線路,而且還能根據路上的情況預估出行時間,這大大方便了作為路癡的出行,現在出門開車依然是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避開擁堵路段,可以說,是高德拯救了我這路癡的出行。
10月1日晚間,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發布內部信宣布:10月1日19點58分,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數(以下簡稱DAU)突破1億大關,成為國內首個DAU過億的出行平臺。
每年十一都是高德地圖的“101”尖峰時刻,因為十一出游人數眾多,而大多數人到了新的地方,會和景辰一樣成為一個路癡,靠問路的方式尋找目的地有各種問題,大城市還好,一些邊遠地區還會面臨口音問題,現在有了高德地圖,手機一點,從定位點到目的地,各種推薦線路一秒即出,方便快捷。
高德自有底層地圖數據
國內做地圖的有很多,除了高德地圖之外,像是百度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等等,不勝枚舉,雖然做地圖的多,但是有核心優勢的少。
中國的地圖測繪資質控制非常嚴格,因為測繪工作涉及國家機密,因此只有位數不多的幾家公司具有該資質,而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就是擁有甲級地圖測繪資質的公司之一,所以說從最開始高德就擁有自己的底層地圖數據資源。
高德的底層地圖數據資源不僅是自己使用,還同時為騰訊地圖提供數據服務,也就是說騰訊地圖最初的底層地圖數據是來自高德;而百度地圖和搜狗地圖則是使用了成立時間更早的四維圖新的地圖數據。
四維圖新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車聯網及動態交通信息服務、地理位置相關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地理信息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他并不直接面向C端用戶提供服務,而是選擇向B端客戶提供地圖數據服務。
和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友商相比,高德地圖自有地圖制圖人員是高德地圖區別于其他友商的更大不同,在2014年的時候高德就有700多專業的地圖制圖人員了,這也是高德保障了底層數據無憂的關鍵。
在2014年,高德地圖加入到阿里巴巴的陣營,失去了高德地圖的騰訊地圖則是直接入股了四維圖新,而一直和四維圖新有數據合作的百度眼見失去了四維圖新,只好擁抱了同樣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公司長地萬方,自此,在底層數據層面上可以說BAT三家公司再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專注于地圖產品,服務用戶核心需求
在用戶體驗上,最初的時候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是地圖界的佼佼者,騰訊地圖慢慢的就失去了優勢,而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在地圖行業老大老二的爭論一直是一筆糊涂賬,因為引用的數據來源不同,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一直難分伯仲。
時任高德地圖CEO的俞永福當機立斷,停止老大老二的口水戰,專注于地圖產品,提供能滿足用戶核心需求的產品,如果不服,請友商允許第三方機構嵌入代碼監測驗證,高德奉陪。
說白了就是讓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開發一個SDK讓App接入以實現更準確地統計產品的真實情況,然而這樣的統計做法受到許多App的 *** ,理由均是不希望自家核心業務數據被別人掌握,事實如何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從2014年加入到阿里以來,高德一直專注聚焦在用戶體驗的提升,夯實地基并勇于創新。高德從來沒有宣布過超過百度地圖,最多也只是強調活躍用戶增長比對手更快。這次高德高調公布日活過億,也正是宣告今天的高德已經成為中國更大的人地關系大數據平臺,覆蓋了中國交通出行行業的完整生態;也是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這種自信得益于高德對地圖業務專注度的把控。
2014年阿里完成對高德地圖的整體收購以后,高德對業務進行了重新調整,逆勢砍掉O2O業務,實現汽車和手機的地圖引擎合二為一,研發智能駕駛,又重新整合各項出行服務。尤其是2014年7月到2015年3月期間,高德砍掉了大量功能,更是放棄O2O,專注于地圖服務。
這一決定讓高德戰略更加清晰專注,用戶規模迅速增長。而同一時期由于百度地圖深陷O2O泥潭,高德地圖迅速反超對手,成為行業之一,團隊士氣獲得明顯提升,從此踏入高速行駛的互聯網跑道。
其實,制定這一調整是需要巨大決心的。畢竟O2O在當年如火如荼,百度就將地圖放在了O2O流量入口的位置上,接入打車、餐飲、住宿等應用,利用百度地圖的巨大流量為其他業務導流。但高德認為,那個時候的O2O是一種生活電子商務,做O2O的都是從商戶角度出發,反而會忽視用戶需求,因此高德向馬云申請了高德三年不盈利的口諭,然后就毅然決然的砍掉了O2O的業務。
那年十一的“101攻堅”讓高德團隊看到,將用戶需求提煉出來后,地圖產品其實只有位置服務和出行服務這兩個需求。
用核心技術解決用戶出行的痛點問題
2013年高德地圖尚未退市之前,百度地圖導航宣布永久免費是地圖導航軟件進入免費時代標志性事件,這也是互聯網玩家進軍傳統行業并通過免費模式顛覆傳統行業的經典案例,這時候百度地圖的領先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而2014年請到了馬云高德地圖三年內不進行任何商業化口諭后的高德地圖,比免費模式更進了一步,這樣既可以聚焦于產品和數據,也可以將體驗做到極致。
2015年,專注于地圖業務的高德再次制定了“一個高德,一云多屏”戰略:即讓手機、電腦、汽車諸多需要使用地圖的平臺使用一套核心引擎,數據、技術和運營都是同步的。
手機業務和汽車業務必須融合?!耙粋€高德”是這次戰略調整的核心。
時任高德CEO的俞永福曾用足球陣型形容當時的業務布局:兩個前鋒,一個中場。左前鋒是手機應用,右前鋒是汽車應用,中場是數據。手機和汽車用的是兩套系統,無論是研發還是硬件體系都有差異。
汽車不用考慮功耗,器件性能遠高于手機;汽車業務是to B的,手機業務是to C的;汽車用的是離線數據引擎,手機用的是在線數據引擎。高德決定要做一個新的一體化引擎,將離線數據引擎升級為在線數據引擎,這一次大研發的內部代碼是“AE8”。
經過2015年上半年的評估,高德的研發人員在下半年停下了其他工作,集中投入AE8新引擎的研發,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左右時間。俞永福說這個決定是“咬著后槽牙”做的,因為要停掉很多其他研發工作。他將引擎比作發動機,將在此之上的應用比作裝修,他認為只有有了好的發動機,上面的裝修才能順利進行,單搞裝修沒有意義。
此舉讓高德地圖可以從手機地圖順暢切入到車聯網這一增量市場,并且讓兩者產生聯動共振效應,現在高德地圖已在為全球30余家車廠提供包括地圖數據、導航引擎、交通信息在內的相關服務。
基于地圖可以做許多事情,但高德地圖只有一個目標,即專注于位置和出行本身,在汽車領域則專注于駕駛導航,并拓展到公交導航、景區導游等等。說白了,就是守好地圖的根基業務,沒有去做O2O、車載娛樂等地圖周邊業務。盡管未來高德地圖可能會做,但現在卻選擇了聚焦。
除了“一個高德”、“一個目標”之外,高德地圖在戰略上還明確要做四大標配:用戶、應用、汽車和交警,分別對應到四個核心場景:用戶是消費端市場實現高德 In Hand,應用是開發者市場實現高德Inside,汽車是增量市場實現高德In Car,交警則實現了與交通部門的深度合作進而對數據眾包等戰略實現反哺,實現高德In Government。這是地圖導航和位置最核心的四大基礎場景。
高德地圖是那個公司的,在哪?謝謝,給好評哦!
1、高德地圖是高德軟件有限公司一款提供數字地圖、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的軟件?,F在是阿里巴巴子公司。
(1)2014年2月阿里集團擬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1美元的價格,對高德公司股票進行現金收購,總交易額約11億美元。交易完成后,高德成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并融合進阿里生態體系基礎上發展。
(2)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德軟件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201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品市場。高德具備國家甲級導航電子地圖測繪和甲級航空攝影的“雙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3)高德基于覆蓋全國的、優質的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通過十年多的發展,形成了以下三大核心業務:汽車導航、 *** 和企業應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位置服務。
擴展資料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發展歷史:
2014年02月,阿里以11億美元現金完購高德。
2013年05月,阿里巴巴2.9億美元入主高德,成為高德之一大股東。
2012年10月,高德順利通過Automotive SPICE能力3級認證。
2012年09月,高德成為蘋果在中國的地圖服務提供商。
2012年06月,高德地圖杯中國位置應用大賽在北京開幕,再次掀起中國位置服務開發 *** 。
2012年05月,高德參加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成功主辦“智領位置”高德專場論壇。
2012年02月,高德與TomTom 合作提供HD Traffic高清路況信息服務。
2011年12月,高德導航取得iPhone暢銷應用軟件金榜“之一”、導航類軟件排名“之一”名的成績。
2011年12月,高德研發定制的三維全景采集車正式投入使用。
2011年10月,“高德杯”中國位置應用大賽頒獎盛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完美落幕。
2011年05月,“高德杯”中國位置應用大賽在北京開幕。
2011年05月17日,高德地圖(原迷你地圖)上市發布,由之前的純工具型產品升級成為綜合性移動生活門戶。
2011年03月,高德收購中國位置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移動導航業務重要合作伙伴北京協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11年02月,高德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及國家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
2010年10月,高德與TomTom 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
2010年09月,高德獲得國家測繪局頒發的《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
2010年07月01日,高德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AMAP。
2009年12月,高德開始建設并優化一個從數據采集、生產到產品和服務一體化的平臺。
2009年07月,高德發布iPhone版高德導航。
2009年02月,高德承擔國家發改委衛星應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導航電子地圖增量更新
與應用服務及產業化”項目。
2009年01月,高德簽約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導航地圖及應用服務項目獨家贊助商。
2008年09月,高德與奧迪合作,在北京推出了中國首個商用的車載交通信息(RDS-TMC)服務系統。
2008年01月,高德發布免費手機地圖產品迷你地圖。
2007年10月,高德開發完成具有3D功能及支持先進輔助駕駛系統的國際領先的導航電子地圖,開始向奧迪、寶馬提供三維導航電子地圖。
2007年10月,高德建成包含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高端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
2007年06月,高德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車載前裝導航軟件進入市場。
2007年04月,高德位于北京市昌平科技園區內的7900多平方米的數據生產基地投入使用。
2006年10月,高德收購北京星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高德獲得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
2006年10月,高德成功完成4000萬美元私募融資。
2006年09月,高德與中國移動合作,為其位置服務平臺提供地圖數據。
2006年08月,高德兼并中國領先的基礎地圖服務提供商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進入互聯網位置服務市場。
2006年01月,高德與一汽大眾簽訂供貨合約,正式成為一汽大眾導航電子地圖供應商。
2005年12月,高德與日本愛信AW簽訂供貨合約,開始向奧迪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2005年11月,高德與德爾福簽訂供貨合約,開始向上海通用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2005年09月,高德承擔國家發改委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專項“車載智能多媒體系統”項目。
2005年08月,高德與阿爾派簽訂供貨合約,開始向寶馬、奔馳、本田等車型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2004年06月,高德獲得國家測繪局頒發的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全國之一家獲得該資質的民營企業,
并開始向上海大眾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2003年07月,高德開發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采集工具和編輯處理平臺。
2002年09月,高德與日本愛信AW、富士通天、富士通中國等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艾迪菲導航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08月,高德軟件有限公司成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