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公司資質辦理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取消測繪資質備案流程

1、填寫申請表并準備所需材料。

2、向所在省級測繪資質管理部門遞交申請表和所需材料。

3、等待資質管理部門審核,并提交可能的補充材料。

4、若審核通過,繳納相關費用并領取資質證書。

5、若審核未通過,可重新提交申請或申請復議。

測繪項目備案所需資料及流程

測繪資質單位申請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備案時廣西測繪資質備案,應交驗下列證件和材料廣西測繪資質備案,并對備案材料廣西測繪資質備案的真實性負責廣西測繪資質備案

(一)測繪資質證書副本;

(二)營業執照副本;

(三)項目負責人證明材料;

(四)測繪項目合同或指令性測繪項目計劃書;

(五)測繪項目技術設計書(測繪單位自主組織實施或研發的測繪項目的)(非必要);

(六)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外國的組織或個人來省測繪)(非必要);

(七)測繪項目技術人員基本情況表(非必要);

(八)技術人員作業證、身份證;

(九)測繪項目備案申報表(非必要)。

法律依據: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第五條申請許可經營項目廣西測繪資質備案,申請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憑批準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審批機關對許可經營項目有經營期限限制的,登記機關應當將該經營期限予以登記,企業應當在審批機關批準的經營期限內從事經營。申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規定自主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經營的類別,依法直接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測繪公司備案法律依據

1 測繪公司備案廣西測繪資質備案的法律依據是《測繪法》及其相關規定。

2 根據《測繪法》規定廣西測繪資質備案,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進行備案,包括測繪單位、測繪資質單位、測繪儀器設備制造單位等。

3 除了《測繪法》,還有《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等細則性文件規定了測繪單位備案的具體要求和流程。

同時,各地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和規定,來規范和管理測繪行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管理條例(2019修訂)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服務,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基礎測繪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和管理的海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自治區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自治區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加強基礎測繪和地理國情監測管理,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應用,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推動軍民融合,維護國家 *** 、安全和利益。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保障測繪工作經費,將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測繪地理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其管理維護經費列入本級 *** 預算。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保護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自治區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 基礎測繪和地理國情監測第五條 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加大對少數民族聚居區、貧困地區、邊境地區基礎測繪的投入。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根據國家、上一級人民 *** 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會同本級人民 *** 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 *** 批準后組織實施。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 *** 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本級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并分別報上一級部門備案。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以及基礎測繪年度計劃組織實施本級基礎測繪項目。第八條 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制度。

自治區級基礎測繪包括:

(一)自治區統一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現代空間定位基礎框架的建立、復測與維護;

(二)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數字化產品的測制和更新;

(三)自治區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系統的建設、維護和更新;

(四)自治區級基礎測繪的設施建設;

(五)獲取地方基礎地理信息的航空攝影與遙感;

(六)編制自治區基礎地理底圖和基本地圖集(冊);

(七)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和自治區人民 *** 確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設區的市、縣級基礎測繪包括:

(一)本行政區域內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現代空間定位基礎框架的加密、復測與維護;

(二)本行政區域內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數字化產品的測制和更新;

(三)本行政區域內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系統的建設、維護和更新;

(四)自治區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 *** 確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第二款、第三款所稱現代空間定位基礎框架,包括衛星導航定位連續運行基準站網、衛星大地測量控制網、區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模型等現代衛星大地測量基礎設施。第九條 基礎測繪成果實行定期更新制度。

自治區級基礎測繪成果的更新周期不超過五年。其中,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圖更新周期,城市建成區及縣人民 *** 所在地鎮周邊區域,鐵路、省道以上等級道路沿線等區域不超過一年,鄉(鎮)、村居民集中居住區和廠礦區及周邊區域不超過三年,其他區域不超過五年。

設區的市、縣級基礎測繪成果的更新周期不超過兩年,其中城市建成區基礎測繪成果更新周期不超過一年,行政區劃、道路等核心要素應當及時更新。第十條 地理國情監測包括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和專題性地理國情監測及其數據庫更新維護。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要求和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需要,會同本級人民 *** 有關部門開展地理國情監測,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予以協助并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自治區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自治區級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制度。

請問測繪成果需要去哪里提交與備案?

一般成果是向省級測繪主管部門提交成果目錄。備案是項目施工前,需向所在地省級測繪主管部門備案。如入測繪主管部門劃入自然資源部,應該是成果司或測繪檔案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