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城市規劃
我國《城市規劃法》規定,城市規劃工作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在編制總體規劃前,由城市人民 *** 組織制定城市規劃綱要,對城市發展H標、方向和內容提出原則意見,作為總體規劃的依據。大中城市根據需要可以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可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兩個步驟。城市規劃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城市規劃綱要的內容
I.論證城市發展的技術經濟依據和發展條件。
2.擬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3.論證城市在區域中的戰略地位,原則確定市域城鎮布局。
4.論證并原則確定城市性質、規模、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
綱要成果以文字為主,輔以示意性圖紙,比例為1/2.5萬—1/10萬。
(二)城市總體規劃主要內容
1.對市和縣轄行政區范圍內的城鎮體系、交通系統、基礎沒施、生態環境、風景旅游資源開發進行合理布置和綜合安排。
2,確定規劃期內城市入口及用地規模,劃定城市規劃區范圍。
3.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和布局結構,確定市、區,中心區位置。
4,確定城市對外交通系統的結構和布局,編制城市交通運輸和道路系統規劃,確定城市道路等級和于道系統、廣場、停車場及交叉路口形式。
5.確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電、通訊、燃氣、供熱、消防、環保、環衛等設施的總體布局及綜合協調。
6.確定城市河湖水系和綠化系統的治理,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7.做出人防、抗震、防災規劃。
8,確定自然保護地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傳統街區、劃出保護和控制范圍,提出保護措施。
9.各級歷史文化名城要編制保護規劃。
10.確定舊城改造、用地調整的原則、 *** 和步驟,提出控制舊城人口密度的要求和措施。
11.對規劃區內的農村居民點、鄉鎮企業等建沒用地和菜地,牧、林、果用地及副食基地統籌安排,劃定綠化地帶和隔離地帶。
12.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和 *** 。
13.編制近期建設規劃。
總體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及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
圖紙包括城市現狀圖、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城市總體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及近期建設規劃圖。
圖紙比例:大中城市為l/10000—1/25000,小城市1/5000—1/10000,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為1/50000-1/100000。
(三)市域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內容
1,摸清市、縣域的基本情況,分析發展條件、優勢和制約因素,提出發展戰略及目標。
2.市、縣域城鎮化水平和途徑的預測;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分工和空間布局;提出近期發展的重點和生產力的布局。
3.確定區域基礎設施的發展目標及布局。
4.提出實施規劃的技術、經濟政策和措施。
(四)分區規劃的主要內容
1,確定土地使用性質、人口分布、建設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標。
2.確定市、區級公共設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圍。
3.確定城市主、次于道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和標高,及交叉口、廣場、停車場的位置和控制范圍。
4.確定綠化系統、河湖水面、高壓電線走廊、對外交通設施、風景名勝的用地界線和文物古跡、傳統街區的保護范圍,提出空間形態的保護要求。
5.確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分區規劃的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
圖紙包括規劃分區圖、分區現狀圖、分區土地利用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5000。
(五)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1)詳細確定規劃地區各類用地的界線和適用范圍、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的控制指標;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有條件建的建筑類型,規定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
(2)確定各級支路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及標高。
(3)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
(4)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筑管理細則。
控規文件包括土地使用與建筑管理細則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
圖紙包括規劃范圍現狀圖、控制性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
2.修建性詳細規劃內容
(1)建設條件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2)建筑和綠地的空間布局、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
(3)道路系統規劃設計
(4)綠化系統規劃設計
(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6)豎向規劃設計
(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修建性詳規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
圖紙包括規劃范圍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反映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圖。
城市區域規劃圖要怎么做,繪圖要什么工具
國產的億圖軟件,平面、3D圖都可以,而且軟件里邊還有很多模板、例子,畫起來也比較簡單、方便。
城鄉規劃
城鄉規劃是各級 *** 統籌安排城鄉發展建設空間布局,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維護社會公正與公平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屬性。
城鄉規劃是城市 *** 關于城市發展目標的決策,因此盡管各國由于社會經濟體制、城市發展水平、城市規劃的實踐和經驗的不同,城市規劃的工作步驟、階段劃分與編制 *** 也就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體,從戰略到戰術的層次決策原則進行。
城鄉規劃是一個綜合性學科,涉及城鄉規劃、城市規劃、區域規劃、旅游規劃、建筑設計、風景園林、農業經濟、生態環保、水利工程等專業。
城市規劃做區位分析圖的表現 *** 有哪些??特別是畫圖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求解答,求詳解,初學者,
區位分析一般是2~3張圖放在一張紙里,一張省域的,一張市域的,然后市域再到你具體地塊紅線的。省域的旁邊寫一些關于XX省發展戰略,比如安徽省“一圈一帶一群”城市發展格局,然后把XX范圍圈起來連起來。市域的跟省域的一樣 也是XX理念戰略格局。 市域到你具體地塊的要注意體現出你地塊的區位優勢,比如水上交通,高速,輕軌什么的更好能夠明朗一點表現出來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怎么做的
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城鄉規劃制圖編制 *** 我國五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制圖編制 *** 的基層規劃,它既是省、地級規劃的具體落實,也是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的依據。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集中反映了縣域土地利用在時間、空間、用途和數量上的變化,是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核心成果。目前,我國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正在穩步進行中,探索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編制意義重大。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概念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以定性、定量、定位的方式體現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是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據。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之間,表現為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所以在編制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到圖數一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謂數,即指一個縣的各種土地面積的結構和布局的調整變化情況;所謂圖,即指這些數布局在什么地方,其形狀、位置、面積、質量及利用方式與程度等。
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不僅可以為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了解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提供科學參考,同時也為海內外各界人士了解該地區的投資環境提供了方便。
2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內容
根據地圖所反映的內容分類,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屬于專題地圖,其主要內容有2個,即地理基礎要素和專題要素。
①地理基礎要素:一般包括行政區界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圖斑、主要地名、等高線(計曲線),高程點及注記、地物要素及注記、風景旅游點及文物古跡、主要礦藏、地質災害易發區、交通能源等線性基礎設施、河流水庫等水利基礎設施、蓄洪滯洪范圍等標識。其標識 *** 除應符合《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2009年5月),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編繪圖件的相關標準。
②專題要素:主要包括占地面積大的用地單位的權屬界線、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位置與范圍、地類界線、土地用途分區及界線、中心城區規模控制線和擴展線、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區范圍等,圖面配置要素包括圖名、圖廓、圖例、風玫瑰、比例尺、面積匯總表、相鄰行政區及界線、縣級行政區域在上一級行政區域的位置示意圖、規劃期限、坐標系統、高程系統、編圖單位、編圖時間等。
根據《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2009年5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編繪的主要內容為土地用途分區。土地用途區應依據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而劃定,原則上各用途區不相互重疊,土地用途區可不覆蓋規劃范圍內的全部土地。具體分為八大用途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林業用地區、牧業用地區、城鎮村建設用地區、獨立建設用地區、風景旅游用地區、自然和人文景觀保護區。
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編制的 ***
傳統的手工方式存在可變性差、可保存性差、圖件質量不易保證等缺陷,目前,計算機制圖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本文以MAPGIS為例,結合湖北省保康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實際,介紹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編制 *** 。
3.1基本要求
①真實準確:真實是指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遺漏必須表示的規劃要素;準確是指確保規劃圖具有一定的數學精度,特別是要強調定位、面積、界線的準確。②內容完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中除了基礎底圖要素外,還必須將各項規劃要素落實在具體的圖面空間上,以完整地反映規劃意圖。③實用性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是對區域內的土地資源進行宏觀控制和具體管理服務的,因此必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3.2準備工作
①資料收集與評價。主要包括國家相關的地圖制圖規范,保康縣2006年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土地利用現狀相關圖件、表格和各種應用性文字資料成果,保康縣上一輪土地利用現狀圖和總體規劃圖,并實時收集國家和省市下發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最新規范性文件和要求。資料的分析、評價的重點是土地利用現狀圖的現勢性、完備性、可靠性和準確性。主要依據是: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編圖人員對制圖區域地理背景的認知水平;通行的編圖規范。②編寫制圖大綱。制圖大綱旨在指導具體的編圖工作,其內容主要包括地圖的名稱、用途及使用對象;制圖資料及使用說明,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征,地圖的數學基礎,地圖的專題內容及表示 *** ;圖例設計,制圖綜合原則;成圖方式及數量和種類等。③人員組織。編圖成員不易太多,分工要明確,各成員要注意及時溝通、密切協作。
3.3現狀圖的編制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是以同比例尺的現狀圖為底圖的,同時,土地利用現狀圖也是規劃修編的成果之一,因此,有必要先行編制2006年保康縣土地利用現狀圖。
①確定圖件的比例尺。主要根據縣域面積大小及南北跨度、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規劃要求等因素來確定圖件比例尺的大小,還要符合掛圖的實際尺寸需求。根據與保康縣當地 *** 部門的協商,最終確定為1:75000的比例尺。
②進行規劃分類與基數轉換。根據國土資發[2009]51號文,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中,應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規劃管理需要,進行土地規劃分類與基數轉換,形成規劃基礎數據。規劃基數采用三級分類體系,其中,一級類3個,為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二級類11個,為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城鄉建設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設用地、水域、灘涂沼澤、自然保留地;三級類33個。按照基數轉換的要求,對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圖斑進行屬性和參數的調整,并確定相應的圖例系統。
③根據比例尺的大小和實際情況確定最小圖斑面積。一般的標準比例尺(如1:25000、1:50000、1:100000等)都有相應的最小上圖斑的規范文件,保康縣情況特殊,只能參考1:50000和1:100000兩種比例尺,折中處理。同時考慮到保康縣圖斑極其零碎,不能完全按照規程上的要求進行圖斑取舍,應保證圖面上圖斑不至于太稀少和太稠密,總體上既要符合規劃要求,又要美觀,這一點要靈活掌握。
④圖面檢查和整飾。所收集到的保康縣2006年土地利用更新庫的現狀圖是由1:10000的分幅現狀圖拼接而成,需要添加的要素還很多,要全面檢查,補充缺少的要素,并進行圖面整飾,達到藝術性的效果。
3.4規劃專題內容上圖
①對涉及的全部規劃內容和底圖有關的上圖內容,進行科學的系統分類和編排,最后確定一個完整的圖例系統。
②將規劃內容繪制在底圖上,并且首先要標繪農業用地,尤其是其中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因為農業用地是主體,規劃的目的在于保護耕地,同時又保證建設用地和其他用地的需求。除了上文所述的八大用途分區外,重點標繪中心城區規模控制線和擴展線、土地整理開發復墾區、重點建設項目,這三個專題要素都有相應的專題圖件,可以直接添加有關文件到總體規劃圖的過程中去。中心城區的規模控制是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一定要同有關部門積極協商,并且要做到圖數一致。規程要求的其他要素亦不可遺漏。
③圖面整飾。整飾內容包括圖名、圖例、風玫瑰、編制單位、圖廓要素等。整飾 *** 應遵循如下原則:圖例設計的分類分級系統清楚,符號圖形、色彩具有邏輯性和象征意義;大面積著色用較淺淡的顏色,小面積圖斑宜較深的顏色,色調柔和,令人賞心悅目;注記排列、大小應注重其工藝性、增加藝術效果。總之要使圖件既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又能增強規劃內容的顯示力。
4經驗教訓
①資料收集應充分、評價應扎實。充分占有資料和認真評價資料的可靠性、科學性、現勢性是保證編圖質量的基礎。②一定要多與當地 *** 部門溝通協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一種 *** 行為,既要滿足實際需要,又要符合上級要求。
③靈活運用規程。比如關于坡度25°以上不能劃入基本農田的規定,在很多山區縣就做不到,畢竟上級下發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是確定的。還有一些有關圖例顏色的規定也不美觀,可以在同一色系內適當變化,保證出圖效果。
④在輸出成果圖之前,先要做出圖試驗,包括線型,字體大小,顏色等要素的檢驗,看是否合理。可以在作圖時先畫出線段比例尺,在作圖時就可以看到出圖的大致尺寸效果,還可以在Photoshop軟件中原比例預覽MAPGIS生成的圖片。
⑤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數據的保密性,同時由于制圖過程是一個反復修改的過程,一定要注意階段性地備份數據。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