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等級的等級劃分

城市道路等級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級城鄉規劃編制設計等級劃分,各級紅線寬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城鄉規劃編制設計等級劃分,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對于道路的紅線寬度并沒有作強制性要求,僅對道路的路幅要求、橫斷面組成及各功能帶最小寬度進行城鄉規劃編制設計等級劃分了要求)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設有中央分隔帶,具有四條以上機動車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體交叉與控制出入,供汽車以較高速度行駛的道路。又稱汽車專用道。快速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60-80km/h。

⑵主干路 連接城市各分區的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主干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60km/h。

⑶次干路 承擔主干路與各分區間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務功能。次干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km/h。

⑷支路 次干路與街坊路(小區路)的連接線,以服務功能為主。支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

根據國家《城市規劃定額指標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道路還可劃分為四級,如表所示:道路四級劃分(表) 項目級別設計車速(km/h)單向機動車道數(條)機動車道寬度(m)道路總寬(m)分隔帶設置一級60~80=43.7540~70(必須設)二級40~60=43.530~60(應設)三級30~40=23.520~40(可設)四級30=23.516~30(不設)公路是連接各城市、城市和鄉村、鄉村和廠礦地區的道路。根據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務和性質,將公路分為以下五個等級: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別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的公路,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道,并設有中央分隔帶、全部立體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與管理設施、服務設施,全部控制出入,專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專用公路。能適應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輛以上。一級公路:是連接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適應ADT=10000~25000輛。二級公路:是連接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工礦區的干線公路、或運輸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適應ADT=2000~10000輛。三級公路:是溝通縣或縣以上城市的支線公路,能適應ADT=200~2000輛。四級公路:是溝通縣或鎮、鄉的支線公路,能適應ADT200輛。

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有哪些 主要學什么

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理論與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區域規劃等。

城鄉規劃專業主要學什么

主要學習建筑學基礎課程,包括相關美術課程、平面與立體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以及建筑設計概論、建筑構造、建筑史、中外城市發展史等課程。

此外,還有城市規劃原理、環境景觀設計原理、居住區規劃與環境設計、城市規劃的社會調研 *** ,乃至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等課程。

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1.各級規劃管理部門。如在發改委、建設局、規劃局、國土局、園林局等從事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及城鄉規劃管理等工作。

2.各級規劃設計院。如在城市規劃院、建筑設計院、風景園林設計院等單位從事城市規劃設計、鄉村規劃設計、區域項目規劃設計及研究等工作。

3.在建筑規劃設計公司、房地產企業、規劃開發咨詢機構,從事項目規劃設計、房地產籌劃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咨詢和研究工作。

當然,還有很多畢業生選擇繼續報考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或出國深造。這里要提醒的是,我國城市規劃編制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將其資質劃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分別規定了各等級單位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范圍,不得越級編制規劃,以保障城市規劃編制的質量。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的規模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不同規模和級別的研究所、設計院,能學到的東西相差很多,薪金、待遇也是有差別的。

中國空間規劃層次是什么?

城市規劃的空間層次:我沒有找到明文解釋,參照城市設計的空間層次解釋,簡單規納了一下。

城市規劃的空間層次指城市規劃的工作范疇在具體空間上的表現。一般包括宏觀、中觀和微觀層次。

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例,我們先對城市在國內、省內、所屬經濟區中所承擔的功能和所處的地位進行分析,這就是宏觀空間層次的分析;然后我們對全市域范圍內進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項進行預測,并提出發展目標和策略,這屬于中觀空間層次的分析;最后具體到城市中心區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等各項的研究,并提出具體要求,這屬于微觀層次的分析。

再延伸下去,總體規劃的每一項也都可以分出不同空間層次的研究內容。單就用地布局一項而言,首先在宏觀空間層次上把握整體空間結構,各類用地比例和功能分區;其次在中觀空間層次上處理各功能片區內的各類用地的選址、布局形式;最后在微觀空間層次上處理某塊用地性質、規劃的調整或改變。

關于規劃層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的相關內容,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由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等組成的比較完整的規劃層次。

不同層次的規劃由不同等級的行政主體組織編制,并由不同等級的審批機關進行審批。(具體什么層次的規劃由什么部門組織編制和審批,就不詳細說了)在實際工作中還涉及到總體規劃綱要、近期建設規劃等內容。

上層次的規劃為下層次的規劃提出強制性框架,并給出指導性意見,并通過下層次規劃的編制落實和深化上層次規劃的內容和要求,從而使下層次規劃成為上層次規劃實施的工具和途徑。以規劃推進城市的建設,發揮引導城市建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