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作業設計變更條件
年度造林計劃一經下達林業資質項目變更流程,必須嚴格執行林業資質項目變更流程,任何單位不得擅自變更。如確需變更林業資質項目變更流程,需報原審批部門批準。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委托設計單位作出相應修改后,報原審批機構審批。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造林項目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管理,由具備資質的單位按批準的建設項目組織設計,按設計組織施工,按標準組織驗收。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造林項目實施方案、總體設計、作業設計等編制的組織指導,保證設計與施工的質量。要實行造林項目設計質量負責制,依法對各類設計進行管理。
造林作業設計驗收要求
1、驗收組入鄉時,各鄉(鎮、場)應積極配合,提供驗收所需的圖、表、冊等相關資料。
2、驗收組應實事求是地對所在鄉(鎮)的造林綠化進行客觀評價。驗收結束后,驗收組應就所驗收鄉鎮的人工造林更新面積、撫育面積、造林成活率、面積核實率、合格率及目標完成率、撫育率等進行計算,匯成圖、表、冊,并項目地塊遠景、近景照片各1張以上。
3、各驗收組開展外業時,要注意車輛和人員安全。
4、各驗收組應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不安排與驗收無關的活動。
村民土地林地變更程序
土地使用權變更流程:
一、申請。由用地者填寫變更土地登記申請書,說明變更依據和變更內容,同時提供下列證明材料:
(一)因土地有償出讓、 *** 引起國有土地使用權轉移的,應提交出讓、 *** 合同及有關批準文件。
(二)用出讓、 *** 獲得的土地使用僅進行抵押、或因抵押終止引起權利消失的,應提交抵押合同和有關批準文件。
(三)因買賣、 *** 地上建筑物、附著物引起土地使用權轉移的,應提交地上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書等。
(四)因繼承地上附著物引起土地使用權轉移的,應提交地上建筑物的建筑物產權證明及公證機關有關繼承權的公證書。
(五)機構調整、企業兼并等引起土地權屬變更的,應提交有關領導部門的批準文件和原土地證書。
(六)因處分抵押財產引起土地使用權轉移的應提交有關的證明文件。
(七)商品房預售,預售人應在預售合同簽定后三十日內,將預售合同報土地座落區縣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八)劃撥土地使用權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應提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出讓金繳納憑證及原土地證書。
(九)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更改名稱、地址的,應提交有關證明文件和原土地證書。
(十)國有土地的用途發生變更的,應提交土地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和原土地證書。
擴展資料
變更注意事項:
1、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證的變更
涉及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證變更的,需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征得成員同意。
2、農村承包地土地經營權證的變更
由于農村承包地土地經營權證的 *** 不限定對象身份,因此需要經過發包方和村集體成員的同意才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土地登記辦法
關于林地轉變成開發用地要經過哪些部門和程序?
要經過林業主管部門、占用或征用林地單位、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需繳納林地補償費、林木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具體程序如下林業資質項目變更流程:
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森林經營單位以外的單位(即用地單位)因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工程,需要長期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按以下程序辦理手續林業資質項目變更流程:
1、用地單位向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其中,占用或者征用防護林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的基礎上,各增加一套材料。
2、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預交森林植被恢復費,按規定向被占用或征用林地單位交納林地補償費、林木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具體補償標準和補償辦法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進行。
3、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
4、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按照現行的《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應直接受理建設用地申請,用地單位不能直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
擴展資料:
概念
林地是森林的載體,是森林物質生產和生態服務的源泉,是森林資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法》規定,林地是指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 *** 規劃的宜林地。在進行經濟效益評估時主要是對各類型林地面積及其價值進行評估。
分類
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跡地和苗圃6個二級地類。
林地概況
主要用于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區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以及中、低緯度的山區。據1992年統計,世界森林面積為38.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為30%。我國宜林地面積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9%。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百度百科
林地如何變更為建設用地
法律分析:林地轉建設用地手續如下:首先經縣級以上人民 *** 或者有關部門批準后,土地使用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審批;林地使用申請表一式四份;縣級林業行政部門首次接受的專業人員應當將專業人員派往林地現場進行現場核查,填寫《林地使用現場檢查表》。經初步審查批準后,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具體措施,保證森林植被恢復不少于使用林地面積。經過地縣級以上 *** 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和印章;經縣級林業行政部門初步審批,并經費用接受后,通知土地利用單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收費標準依法預繳森林植被恢復費。并使用單位。土地利用單位經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初步審批后,可以向當地銀行報告;直接匯款,并向地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有關資料。一級審批;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申報的項目實施審批預審制度,每月審批一次、兩次。經發起人辦公室初步審查后,將初步審查意見提交專家組審理。經審批,由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林地使用審批協議。林地使用面積超過《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審批權限的,由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四十四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辦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文件要求?
之一條為規范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管理,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技術水平及成果質量,依據《國務院關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國發〔2003〕5號),結合林業行業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從事森林資源、生態狀況等領域調查規劃設計及監測評價活動的單位 ,應當具備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
第三條國家林業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對申請單位的資質進行評審。 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 負責受理申請、 核發資質證書 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報國家林業局備案。
第四條國家林業局負責全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監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監管。
第五條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等級分為 甲級、乙級、丙級和丁級。甲級資質分為甲A級、甲B級兩個檔次 。資質證書由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核發,并加蓋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印章。
第六條持有甲、乙、丙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應當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國有森工企業林業局內設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除外)。國有森工企業林業局內設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持證單位,僅限于本企業施業區范圍內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持有丁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只能在所在單位或者所在縣內承擔營造林設計與驗收、采伐作業設計與驗收、簡易經營方案編制等直接為林農或者基層林業單位服務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
第七條甲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不少于10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30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40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者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1.國家森林資源清查;
2.國家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檢查驗收;
3.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
4.國家或者省級林業數表編制;
5.國家或者省級的森林災害損失調查評估;
6.國家或者省級野生動物、野生植物調查監測;
7.國家或者省級濕地資源、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調查監測;
8.國家重點基礎建設項目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制;
9.國家或者省級林業專項檢(核)查;
10.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
11.制定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和評價的相關國家、地方或者行業標準。
第八條符合甲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條件且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可申請甲A級資質,其他的只能申請甲B級資質: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不少于20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50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80人。
(四)近5年內主持或者獨立承擔第七條第(五)款規定的7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第九條乙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應不少于5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1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1.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
2.省級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檢查驗收;
3.森林分類區劃界定;
4.林業數表編制;
5.野生動物或者野生植物調查監測;
6.濕地資源或者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調查監測;
7.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制;
8.國家或者省級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實施方案編制;
9.制定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和評價的相關標準。
第十條丙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二)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且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3年以上的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5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第十一條丁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有專業技術職稱或者林業(學)相近專業學歷,并從事過林業調查或作業設計工作的人員3人以上。
第十二條初次申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只能從丁級或者丙級資質開始。
第十三條申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應當按要求準備單位資格申請表、單位證明材料、人員證明材料、業績證明材料等相關材料,向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申報,由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征求申請單位所在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國家林業局直屬(中央管理)的企、事業單位可直接向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申報。
第十四條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對申報材料審查后,建立技術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對技術人員編號入庫,并進行注冊登記,技術人員只能注冊于一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
第十五條資質認定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后,定期提請國家林業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二)國家林業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專家評審委員會依據本辦法規定的資質等級標準和有關規定,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單位的申請進行評審,并簽署意見后提交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
(三)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根據國家林業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意見,在國家林業局 *** 網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初步認定結果進行公示。無異議的核發相應等級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
(四)對初步認定結果有異議的,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進行核實。
第十六條取得資質兩年后達到上一級(檔)資質條件的單位,可按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提出升級(檔)申請。
第十七條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實行定期審核制度。定期審核內容主要為持證單位持證期間開展相關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情況,人員、注冊資金變動等情況。
第十八條《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由國家林業局統一規定樣式;《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由1套正本和2套副本組成,副本與正本具有同等效力,證書有效期為5年。
第十九條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申請辦理資質變更或者終止手續:
(一)單位分立或者合并,應當交回原《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并重新申請。
(二)單位名稱或者單位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手續。
(三)因破產或者其他原因終止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應當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條國家林業局負責對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資質認證工作的監督檢查,并根據備案情況對已經核發資質證書的單位進行不定期抽查,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責成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限期糾正。
第二十一條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應當定期對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持證單位進行檢查,加強行業自律,凡持證單位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原《林業部關于加強森林資源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林資字〔1988〕297號)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資格認證管理暫行辦法》(林資字〔1989〕327號)同時廢止。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