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展土地調查之二:土地調查制度的完善和創新
2008年2月7日, *** 總理簽署國務院令第518號,公布了《土地調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條例》的頒布實施,對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土地調查,保障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土地調查條例》的重要作用
《條例》是自新《土地管理法》頒布實施以來制定的之一部土地行政法規。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了《土地管理法》,同年國務院頒布了《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0年來,土地管理的各項制度在不斷完善,關于土地管理的國務院文件、部門規章等先后出臺了很多,但是一直未出臺新的土地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條例》的頒布實施,既是對土地調查制度的全面完善,為土地調查工作提供依據,更將對加強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條例》對加強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將發揮重要作用。首先,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依據。運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基礎是掌握土地的基礎數據,而土地調查正是摸清我國土地家底、掌握土地基礎數據的國情國力調查。第二,為進一步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提供保障?!稐l例》規定: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以便做到對每一塊基本農田上圖、登記、造冊。這一規定有利于及時掌握基本農田的現狀及變化情況,及時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第三,法規與國家標準的結合有效保證了土地調查成果的質量,有利于實現節約集約用地?!稐l例》非常及時地采用了國家標準,規定土地調查采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統一的技術規程和按照國家統一標準 *** 的調查基礎圖件。根據這一規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今后的日常變更調查均應采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法規與國家標準的結合,為構建權威的土地調查數據規范體系、保證土地調查質量和數據真實提供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實現節約集約用地?!稐l例》是對土地調查制度的全面完善,為土地調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依據?!稐l例》是在《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確立的土地調查制度的基礎上,對土地調查制度的全面完善,既有對原有土地調查制度的細化和對多年土地調查工作成功經驗的總結,又結合近年來土地調查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作出了很多創新性規定?!稐l例》確立了包括10年一次的全國土地調查和1年一次的變更調查在內的土地調查體系;明確了對基本農田進行重點調查的土地調查的三項內容;規定了采用國家標準的原則;明確提出了土地調查成果不作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處罰依據的重要原則;規定了土地調查工作的招投標制度,建立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規定了地方各級 *** 主要負責人是之一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制度;提出了軍用土地的調查 *** 等等?!稐l例》還確立了多項土地調查的工作制度,包括調查成果匯交統計制度、調查成果抽查制度、調查成果檢查驗收制度、調查成果公布制度、調查成果應用制度等重要制度。
二、《條例》的幾個重點問題
(一)明確土地調查內容,重點調查基本農田
1984~1996年,我國開展了之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初步查明了當時全國土地資源及其利用的基本情況。此后,每年都進行土地變更調查,跟蹤了解農用地、建設用地等變化情況,為宏觀調控和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利用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全面查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國務院決定自2007~2009年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由于目前各相關部門出于不同業務需要進行各類專項土地調查,帶來大量資源浪費,并形成各類數據相互沖突,根據有關研究人士統計,有關部門對草地調查數據結果相差20億畝,林地數據相差7億畝,影響了土地數據這一基礎數據的權威性?!稐l例》明確了土地調查的內容,即:①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②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③土地條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區域或自然區域(或流域)為單位,查清區內各種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分布和利用狀況,并自下而上、逐級匯總為省級、全國的土地總面積及土地利用分類面積而進行的調查;是為查清土地利用現狀而進行的全面的土地資源普查。土地權屬調查是指以宗地為單位,對土地的權利、位置等屬性的調查和確認(土地登記前具有法律意義的初步確認)。 土地權屬調查分為土地所有權調查和土地使用權調查。土地條件調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調查和社會經濟條件調查。土地自然要素的調查主要包括:土地構成要素主要指構成土地的氣候、地形、地質、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條件因素。土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調查也是對土地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人口、勞動力(勞動力的數量及其素質,教育水平),交通狀況及區位,基礎設施、能源、供水、供電、電訊等公共設施,之一、二、三產業產值及產業結構,國內生產總值(GDP)。
基本農田調查,是《條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眾所周知,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根據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相對緊缺的國情,我國采取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的政策,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保護耕地的政策措施。中央文件明確提出,要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強化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合理引導農村節約集約用地,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加快實施沃土工程,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 *** 總理在2008年的 *** 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但是根據2007年6月公布的《2006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全國現有耕地18.27億畝,與2006年相比,全國耕地凈減少460.2萬畝,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我國耕地存量不容樂觀。這次《條例》特別規定了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以便做到對每一塊基本農田上圖、登記、造冊。這一規定有利于及時掌握基本農田的現狀及變化情況,及時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基本農田的調查,主要調查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為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對守住全國耕地不少于18億畝這條紅線具有重要意義。
(二)以法規形式確立了定期調查制度
《條例》規定,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土地調查;根據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進行土地變更調查。也就是說,《條例》不僅僅適用于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而且適用于平時的變更調查。
土地調查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锻恋毓芾矸ā返诙邨l規定:“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縣級以上人民 ***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配合調查,并提供有關資料?!睆?996年開始,按照原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全面開展土地變更調查,建立完善日常地籍管理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1995]國土[籍]字第68號)要求,我國每年在全國開展一次土地變更調查,在完成土地詳查并建立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的基礎上,以上一年的土地變更調查數據為基數,以變更圖件為當年的變更調查工作底圖,對年度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進行調查、統計、匯總,并定期公布,保持土地調查成果的準確性和現勢性,土地變更調查就此產生。
《條例》在《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確立的土地調查制度的基礎上,對土地調查制度進行了全面完善,首次以法規的形式確立了定期調查制度,為全國土地調查和日常性變更調查開展提供了新的依據。
(三)確定調查標準,建立權威的土地調查數據規范體系
《條例》規定:“土地調查采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統一的技術規程和按照國家統一標準 *** 的調查基礎圖件?!?/p>
多年來,我國土地資源分類標準不統一,各相關部門都有一套適合本部門的標準,這樣就造成了各個部門的調查數據不統一,土地資源基礎數據數出多門、口徑不一、數據矛盾,對于國土資源規范化管理和國家宏觀管理科學決策帶來了不利影響。1984年,國家頒布了全國農業區劃辦公室組織八部委(農牧漁業部、國家計委、林業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國家統計局、水利電力部、國家測繪局和國家海洋局)共同制定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及含義”,適用于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 為滿足城鎮地籍調查的需要,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89年又制定了“城鎮土地分類”。2001年1月17日,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在1984年制訂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中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及含義”和1989年制訂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中的 “城鎮土地分類及含義”基礎上,制定了城鄉統一的《土地分類》。 近年來,隨著國家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土地利用分類標準有待進一步充實、完善。同時,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也亟須由行業標準提升為國家標準,制定各部門統一遵循的具有權威性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保證土地調查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7年8月10日發布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國家標準,作為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分類標準,以更好地推進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科學劃分土地利用類型,明確土地利用各類型含義,統一土地調查、統計分類標準。
(四)關于土地調查隊伍及人員的資格資質
土地調查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性工作,綜合運用實地調查統計、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需要有高素質的專業調查隊伍以及調查工作人員,才能保證調查工作高質量的順利完成。為此,《條例》規定“在土地調查中,需要面向社會選擇專業調查隊伍承擔的土地調查任務,應當通過招標投標方式組織實施。承擔土地調查任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①具有法人資格;②有與土地調查相關的資質和工作業績;③有完備的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④有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承擔土地調查任務單位的管理,并公布符合本條第二款規定條件的單位名錄。”同時,還規定了“土地調查人員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具有執行調查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土地調查人員應當接受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領取全國統一的土地調查員工作證。”
土地調查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調查工作,專業性強,調查的技術手段豐富,科技含量高,所以有完備的技術與質量管理制度是完成土地調查任務的先決條件;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不僅包括自然屬性的調查,還包括社會權屬調查,也就是說不僅需要掌握航遙、測繪等高技術手段,還要掌握土地確權等國土資源管理的相關知識,而且土地調查時間緊任務重,選取有與土地調查相關的資質與工作業績的調查隊伍是成功完成調查任務的重要保障。
(五)關于保證數據真實的措施
經過土地調查,全面查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尤為重要:①為科學制定發展戰略和規劃、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沖突,為保障可持續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吃飯和建設的問題。搞好土地調查,摸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土地資源的基礎。②為嚴格土地管理、加強土地調控提供依據。掌握真實可靠的土地數據,既是當前落實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促進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的需要,還是把好土地閘門、加強宏觀調控的需要。③為合理使用土地、優化空間布局提供依據。通過土地調查,查清各類土地使用情況,既可以為節約集約用地打下基礎,也能掌握土地利用程度和承載能力,為合理劃分主體功能區劃提供依據。④為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理順土地權屬關系提供依據。土地市場是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土地調查,弄清農村和城市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歸屬,有利于規范和發展現代土地市場,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條例》設立了多項數據真實性的保障措施,一是明確提出土地調查成果不作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這個重要原則。這個原則客觀上推動了調查對象真實、準確地提供調查數據,防止在數據源頭出現紕漏。二是建立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條例》專章設立了獎勵與懲罰,包括對地方、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的處罰,對土地調查人員的處罰,對調查對象的處罰以及對對方 *** 的處罰。三是規定了地方各級 *** 主要負責人是之一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制度等。四是采取高科技手段。土地調查運用航空遙感、GPS衛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保證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準確。
同時,《條例》還確立了調查成果匯交統計制度、調查成果抽查制度、調查成果檢查驗收制度、調查成果公布制度、調查成果應用制度等重要制度,以制度和責任保證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認證的職稱證書鎖定5年嗎?
是的,我們公司多年辦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申報經驗,資質申報通過后嗎,用于申報資質的人員職稱會鎖在公司五年,不能轉移到其他公司。166,2055,7610。正在申報此項資質的公司可來詳細了解,整套流程,資料整合,補充人員,一路通關。
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頒發的資質證書年審不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上注意事項第六條:“資格認定單位按年度對持證單位進行審核,甲、乙、丙級單位每年審核一次,丁級單位每五年審核一次。審核結果在中國林業網上公示、查詢?!?/p>
不說了,我的也過期了,趕緊年審去!
森林評估有專業機構嗎
森林評估有專業機構的。
2006年12月25日財政部、國家林業局(財企[2006]529號)《關于印發〈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這是目前止,林業行業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核心性法規,對我國林業行業涉及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中流程、機構、資質、人員等做出原則性規定。
依據以上(財企[2006]529號)文件規定,根據評估標的物的不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資質要求分以下三類:
一 國有森林資源資產部分
要求具有財政部系統核發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相關機構信息可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網站上查詢)的評估機構,需出具正式資產評估報告,并且評估報告要有兩名注冊資產評估師、兩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簽字。
二 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部分 要求具有財政部系統核發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相關機構信息可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網站上查詢) 的評估機構, 需出具正式資產評估報告,并且簽發評估報告要有兩名資產評估師簽字。
三 金額100萬元以下非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評估部分
1、具有財政部系統核發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評估機構, 可出具正式資產評估報告,并且簽發評估報告要有兩名資產評估師簽字。
2、要求林業系統管理的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科研教學等單位具備丙級(含丙級)林業資源調查資質,可以出具評估咨詢報告。
光伏電站久征地與臨時用地 費用怎么計算
光伏用地有久征地和臨時用地之說,需要注意內容如下:
通過對場址的宏觀、現場選址后,完成所選場址土地的國土、林地屬性的查詢
所涉及的費用:
①現行征地統一年產值的測算標準
②現行上繳中央、省、地(市)的相關費用
費用獲取政策獲得:
當地國土部門
詳細費用是怎么樣呢?
永久征地的補償費及取費標準涵蓋如下
(取材內容以云南地區為例)▼
①:土地補償費按X政發[200X]XX號文要求:耕地25000元/畝;未利用地400元/畝
②: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5000元/畝
③:耕地開墾費10500元/畝(云價綜[2010]150號)
④:耕地占用稅24元/平方米,計16000元/畝(云南省 *** 令第149號)
⑤:失地農民生活保障金20000元/畝(云政發[2008]226號)
⑥:壩區范圍耕地質量補償費187000元/畝
⑦:林地占用費4000元/畝
⑧:征地管理費、勘測定界費、評估費等取10000元/畝
那么每畝的費用該是多少呢?▼
如根據場地的國土土地屬性查詢結果如為耕地
每畝的費用為:①(耕地)+②+③+④+⑤+⑥+⑧
如根據場地的國土土地屬性查詢結果如為未利用地
每畝的費用為:①(未利用地)+④+⑤+⑦+⑧
說完永久用地,接下來繼續看看臨時用地費用情況
①土地補償費按照X政發[200X]XX號測算:
耕地:25000元/畝;園地:24000元/畝
林地:25000元/畝;草地及其它土地:400元/畝
②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經濟類作物:800元/畝
葡萄:23000元/畝;三七:40000元/畝
果園:5000元/畝;林地:2500元/畝
注意:這里臨時用地每畝的費用也和久征地一樣需要結合查詢后土地屬性、土地現狀附作物進行計算。
上述費用為國土部門屬性查詢后的土地征、租價格。根據我國現行政策及現狀,林業部門因數據庫的差異,上述”林地、未利用地”的林地屬性及價格需重新查詢、計列。
在具有林業勘察設計資質的相關單位完成場址內林地屬性調查、涉及的各類林地、涉及樹種、蓄木量等結論后,再計算林地的補償費用,最后完成林地砍伐證明。
西南林業大學是一本嗎
1、西南林業大學是一本嗎 西南林業大學是一本大學林業調查單位資質查詢,該校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獨立設置、以林學學科為主林業調查單位資質查詢,生態環境類學科為特色林業調查單位資質查詢,理、工、農、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林業本科高校。
2、西南林業大學簡介
學校辦學起源于1938年的 云南大學 森林系林業調查單位資質查詢,建校于1958年昆明農林學院。1973年昆明農林學院林學系與南遷昆明的北京林學院合并辦學,成立學校的前身云南林業學院,1978年北京林學院遷回北京辦學后,學校變更為云南林學院,直屬國家林業部管理。1983年更名為西南林學院,為林業部直屬的6所區域性林業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學校由國家林業局直屬高校調整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省為主管理。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南林業大學。
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學院架構,現設有林學院(亞太林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機械與交通學院、地理與生態旅游學院、濕地學院、數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學院、研究生院等23個教學單位。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02人,碩士研究生1933人,博士研究生87人,留學生111人,高等繼續教育學生12572人。有教職工1210人,特崗人員217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00人、副教授299人。研究生導師有73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6人,碩士生導師650人。有1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層次專家1人、中科院“*”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云南省突出貢獻專家5人、享受云南省 *** 特殊津貼專家11人、云南省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后備人才34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5人。有云南省“*”29人,其中科技領軍人才1人、云嶺學者1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6人、教學名師4人、文化名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有云南省“”17人,其中高層次人才2人、高端外國專家5人、產業人才1人、青年人才7人、柔性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2人。
學校堅持“立足云南,服務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兩亞”的服務面向定位,秉承“樹木樹人、至真至善”校訓,弘揚“樂山樂水、無怨無悔”精神,培育“誠樸寬厚”校風,踐行“教為不教、學為創造”教學理念,涵養“篤信好學、謹行善道”學風,致力于培養“品德、知識、技能、個性”為一體,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至今培養了11余萬名各類人才。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工作,2004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良好成績,2016年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設有本科專業85個,其中國家級之一類特色專業3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專業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2項。獲批省部級質量工程項目470余項,獲省部級實驗室和基地19個,林學類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西南林業大學—楚雄市林業局紫金山林場理科實踐教育基地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9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云南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8人、省級云嶺教學名師4人、省高層次教學名師4人,教學名師13人、卓越青年教師9人,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9個,師德標兵5人。實施“雙創十個一”工程,支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大賽和科技創新活動,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競賽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創業園被評為省級青年創業示范園,林科類校園創業平臺被認定為省級校園創業平臺,是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省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云南省之一屆創新創業教育示范高校。
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3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新增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普通高等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8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6個、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2個,省院省校合作咨詢共建學科2個,A類高峰學科1個、B類高峰學科2個、B類高峰學科優勢特色研究方向1個,A類高原學科2個。擁有省級培育建設學術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培育建設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培育建設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有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校獲批有林業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質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資源保育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資源資產管理及林權制度研究基地。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長期科研基地1個、重點實驗室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檢驗檢測中心1個、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3個、創新聯盟2個。有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級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2個。有院士工作站4個、專家工作站2個。有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工程研究中心4個、智庫2個、昆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自建竹藤研究院、石漠化研究院、天麻研究院、城市設計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森林城市研究院、森林食品研究院、筇竹研究院、園林園藝花卉研發中心、云南家具研發院、消防工程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和平臺。獲批設立中國林學會國家公園分會、古樹名木分會,設有云南省生態經濟學會、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有各級各類自然科學類創新團隊18個、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3個。近2年,獲批科研項目989項、科研經費24888.76萬元,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20余次,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云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辦有《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學校現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甲B級資質證書、木材與木竹制品質量檢驗檢測計量認證資質證書、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乙級資格證書、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乙級資格證書、城鄉規劃編制丙級、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乙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丙級資質、旅游規劃設計乙級資質證書,發揮區域、行業和學科優勢,主動參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護、竹藤研究、木質科學與技術、高原濕地等方面在國內有一定優勢,一些領域居于國內同類研究前沿林業調查單位資質查詢;在園林規劃設計、生態旅游等領域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在蟻類、鳥類、魚類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績,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云南省委、省 *** 多次表彰和獎勵。
學校重視交流與合作,所有本科專業均面向國外和港澳臺地區招收留學生。與泰國、越南、柬埔寨等21個國家和中國臺灣60余所高校、研究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建有馬里巴馬科人文大學孔子學院,馬里孔子課堂獲全球先進孔子課堂獎。獲批有與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UBC)林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在學校新建亞太林學院。與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普洱市等簽訂合作協議,獲批亞太森林組織昆明中心,產學研深度合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管理系統入口地址
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入口:
西南林業大學在哪里
西南林業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 ***
西南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西南林業大學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西南林業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西南林業大學招生辦 ***
西南林業大學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
評論已關閉!